|
---|
我的中学年华 今年6月1日是我的家乡---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建区70周年。 1942年1月我出生在峰峰矿区义井镇上拔剑村。从1960年考上南开大学离开家乡已经60年了。岁月流逝,乡情难忘。2007年我退休后每年清明节都要回家乡扫墓祭祖、缅怀先辈,看望亲朋好友。每当我看到那熟悉的滏阳河、元宝山(神鹿山)、黑龙洞,看到几十年来矿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激起了我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感恩之情、热爱之情。特别是我回想起在家乡六年的中学生活,至今历历在目,难以释怀。 从1954年到1960年,我在邯郸市峰峰第二中学(现在的邯郸市第十四中学)读了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我在《难忘一九五八》一文中写道:“峰峰二中于1951年建校,位于峰峰矿区境内的元宝山脚下、滏阳河畔,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环境幽雅。学校西面不远的地方就是黑龙洞村,这里有著名的滏阳河发源地--黑龙洞。黑龙洞又名龙洞珠泉,石洞深邃,水源丰富,清清的泉水从岩缝喷涌,源源不断地汇入滏阳河。宽宽的河面,河水清澈见底,潺潺的流水声如同那美妙的乐曲,沁人心扉。我在峰峰二中学习生活了6年,是滏阳河养育了我,滋润了我的心灵。” 峰峰二中的大门朝南开着。门前是一条不太宽的马路,隔着马路有一条河,是滏阳河的支流,河上安着一个水磨,以水流为动力推动水磨运转。一进校门左边是校传达室,右边一排楼房是校领导和老师的办公楼。教学楼矗立在校园的南侧。学校东边是学生宿舍,两排宿舍之间有一条小河沟,常年流水不断,小鱼儿、小螃蟹在小河里游来游去。学校的操场在校园北边,比校园高,分两层,第一层是小操场,单杠、双杠等体操器械就安放在这里。第二层是大操场,比小操场又高出了一块。大操场有400米跑道,是个田径场。学校的校园挺大,篮球场就设在这里。小操场上有一排平房宿舍,体育孙宇老师和曹老师就住在这里,还有几间房放置各种体育用品。 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从小学到市区上初中,是生活的一大转折。1954年秋,初中开学了。年满12周岁的我与我叔伯弟李清义由小学老师领着到峰峰二中报到。我被分到初中十班,清义弟分在八班。学校离家有20来里地,无法走读,我们就住在学校了。我们住的宿舍是通铺,一间宿舍住十几个同学。第一天晚上我们感到新鲜的是电灯。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农村孩子没有见过电灯。从小学到中学的最大变化是开始过上了集体生活。六年的集体生活,我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就拿洗衣服来说,一开始衣服脏了拿回家里让母亲给洗,后来,自己学着洗。我们学校院里有一条小河沟,河水清澈见底,我们的小件衣服就在这里洗。大件衣服我们几位同学结伙到学校附近的滏阳河岸边去洗。记得有一次洗衣服,没留神我的一件秋衣被河水冲走了,后被一位大点的同学给捞上来了。1958年母亲因病去世后,16岁的我凡是自己能干的活儿就自己动手,比如学习做针线活儿,裤子破了自己找块布打个补丁,被子脏了自己拆洗自己做。就这样从上中学开始逐步养成了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 中学的六年,峰峰二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期间,新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学校规模扩大了,初中班从12个增加到24个,高中班从2个增加到6个,学生的生活也逐步得到改善。我刚上初中的时候,生活条件较差,吃饭都在露天的院子里吃。在院子里放着称稀饭的缸,同学们就从缸里打饭。一遇上刮风,稀饭里难免有一些灰尘沙子。过了两年,学校建了大礼堂,十个人围在一张饭桌上吃饭,伙食质量和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再拿冬天取暖来说,从烧煤到后来改烧焦炭,宿舍里温暖如春。峰峰矿区气候干燥,春秋季节刮风天气较多,一遇上大风天气,学校就组织全校师生拿着洗脸盆从河沟里取水,把水洒在校园的地上,防止大风刮得满校园尘土飞扬。 峰峰二中当时是省市的重点中学,配备了较强师资力量。我刚上初中时,教我们的老师是河北省保定师范的毕业生。他们意气风发,年富力强,业务水平高,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我所在的班是初中十班,班主任是李国权老师。李老师就是保定师范毕业生中的优秀者。他教学认真负责,因人施教,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他就住在我们学生宿舍的第一间房子里,很方便与学生们接触,他经常把学生叫到房间里聊天,师生关系很融洽。我们班的贾麟祥、靳喜增、杨步田、韦树仁等是班干部,班主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依靠全班同学,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引起了其他班的羡慕。我们的教务主任刘文彪也是来自保定师范,他管理严格,工作到位,校园里处处都有他的足迹。我记得,每天晚上熄灯前,他总要到学生宿舍周围转悠,只要有不按时熄灯的、说话的、嬉闹的,他就大喊一声:“哪个屋还在说话?该熄灯了!”学生们听了他的喊话立即安静下来,很快就进入梦乡。到了高中,一批从北京等大城市来的教师充实到我们学校,他们都是高中的教学骨干。我们高六班的班主任明秀萍老师,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教俄语的罗凤慈、张金生老师,教物理的肖老师,教数学的王老师,等等,他们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德才兼备,教书育人。峰峰二中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才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我们高中六班有40多位同学。班里有班委会、团支部,有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班干部。我曾任过生活委员和班长,白素云同学曾任团支部书记,蒋惠成同学也任过班委。我们班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配合班主任积极做好班里的各项工作,使全班形成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现在回忆起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是,帮助、督促同学们学好功课,提高学习成绩。我们经常对全班同学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特别对后进的同学,帮助他们查找差距,分析原因,从端正学习态度入手,帮其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二是,组织同学们落实学校领导提出的“读书、劳动、思想三丰收”的要求。1959年5月学校提出了“三丰收”的要求。在搞好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的同时,我们协助班主任突出抓了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比如学习毛主席著作,学好政治课,学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及时发现同学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解除思想顾虑,把精力集中到夺取“三丰收”上来。三是,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困难,解除后顾之忧。班里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家里没有工资收入,生活有一定困难。班委会根据大家的困难状况,提出享受助学金的人员名单和钱数,报班主任批准,助学金虽然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他们的困难。四是,经常进行纪律教育,使每个同学都能养成遵守校规校纪的好习惯。我们班委会还注意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和积极性,鼓励大家参加好班里的集体活动,包括劳动、军训、下乡、体育比赛、打扫卫生等,这样做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到班集体的温暖,促进了大家的思想进步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年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到了高中三年级,该准备考大学了,一开始我基于继承祖业的考虑选择了考医,复习的是数理化等理科方面的功课。临近考试了,上级给了我们学校两个考留苏预备班的名额。因为我在全年级俄语成绩好,学校领导就选我报考留苏预备班。这样,我从复习理科急速转向复习文科。高考后,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留苏预备班被取消了,我最终被南开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录取。原来想当医生的梦想未能实现。清义弟1959年考上了峰峰二中的两年制高中,他1961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大学,在家跟我父亲学习中医,后来又到北京中医学院进修,他继承了祖业,成了一名当地知名的妇科中医。 这六年,学校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健康成长。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上初中起,我就要求进步,积极靠近共青团组织,主动帮助班里做些公益工作,由于我在各方面表现好,1955年6月25日经班里团员杨步田介绍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最近我翻到一个1959年的记事本,记载了高中阶段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一是,开展形势教育。比如,学校领导先后作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报告”,“关于人民公社的报告”,“关于增强国防观念的报告”,“关于五四运动的报告”,还有“关于组织学生参加麦收劳动的动员报告”等。二是,上团课、党课。比如,1959年上学期第三周上团课的内容是:“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团的任务”;第七周上了一次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题的党课,“七一”前上了“讲党史”的党课。还召开了要求入党青年座谈会。在1959年1月11日召开的要求入党青年座谈会上,我还作了发言,初步谈了对党的认识和自身存在的差距。三是,学习毛主席著作。重点学习了《矛盾论》、《实践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四是,加强学校管理,开展树立良好校风教育。五是,开展各种评比活动。我曾被评为学校的“五好学生”、“五好团员”、“五好民兵”。至今我还保留着1959年5月4日峰峰二中奖给我这个“五好学生”的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学校政治处张林森老师还给我写了寄语:“人生下来想要为人民办事,而且要把事办好,必须虚心学习,必须到斗争中和书本上等多方面学习。” 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加上赶上“大跃进”,学生经受了多方面的劳动锻炼。1958年国家掀起了大炼钢铁的高潮,学校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这一年,我在小高炉上拉过矿石、炼过钢铁,在石灰场烧过石灰,在焦炭场烧过焦炭。还在山上砸过铺路用的石头子。这个活儿挺不好干。先是由两个人把大块石头砸成小块,一个人手握钢钎,一个人轮着大铁锤,一锤一锤地砸在钢钎上,把大石头砸成小块石头,然后再用小锤子把小块石头砸成石头子。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陶瓷小组,我们十几个人在一位地理老师的带领下,专门在彭城陶瓷一厂学习了一个多月,学会掌握了制作瓷碗各个工序的技术,我学的是最后一道工序--烧窑。回校后学校在操场上建了一座磁窑,我作为烧工,烧过粗瓷碗和耐火砖。这一年,全国掀起了讲卫生、除“四害”运动。打苍蝇、挖蛆蛹,灭蚊子,捉麻雀,抓老鼠,还有大搞厕所卫生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努力干好。关于这一年经受的劳动锻炼,我曾写过一篇《难忘一九五八》的文章,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和弟弟李清义都积极参加,特别对参加体育活动表现了较大的兴趣。上初中时,清义弟身体发育比我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好,短跑是他的强项。1956年夏,河北省举办全省少年运动会,清义弟参加了学校集训队,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赴张家口参加运动会。到了高中,学校组织了篮球,田径,体操等专业队。我先后参加了校篮球队和校田径队。那时候,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每天早上起床后,大家除了按时出早操外,还自觉地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有的跑步,有的玩球,有的练习单双杠。到了下午,同学们下课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篮球,田径,体操等各专业队进行刻苦的训练,有时还搞些比赛。就是到了晚上,下了晚自习后,睡觉前,同学们也不放过这点时间,自觉地活动活动身体,有的做俯卧撑,有的到操场上跑圈儿,有的在床上做仰卧起坐,一派热闹景象。峰峰矿区新市区有个灯光球场,一到周六晚上常举办篮球友谊赛,爱好篮球的同学三五成群地去看比赛,我就是一个看球的积极分子。遇上星期日,我们几个爱打篮球的同学带着篮球,翻过小山头到彭城东边一个球场打球,玩个痛快。同学们经过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焕发了良好的精神面貌。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使我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育成绩不断提高,达到了劳卫制的标准。1959年春,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区里举办了田径通讯赛,峰峰二中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这次通讯赛上,校田径队的苏喜坤同学在跳高比赛中越过了1.70米的高度,获得了冠军。我也参加了跳高比赛,越过了1.55米的高度,取得了国家三级运动员资格。这为我后来到大学练习跳高、获得河北省、天津市跳高冠军打下了基础。体育课赶上刮风下雨就改在教室里上课,体育老师给我们讲一些体育方面的知识,比如1960年3月26日的体育课上就讲了乒乓球比赛的知识。还有一次,体育老师引导我们学习青年毛泽东1917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著名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通过学习,深化了我对体育的认识,激发了我热爱体育、加强体育锻炼的热情。在中学我还参加了校舞蹈队,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演出过节目。 1960年我高中毕业了,考上了天津南开大学。五年的大学生活开始了,我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在后来几十年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始终以做一名峰峰人而自豪! 值此庆祝峰峰矿区建区70周年之际,献上此文,以表达我对矿区、对家乡、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原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 (此稿已发表在峰峰矿区《燕赵佳话》网)
|
南开校友及各界朋友信息交流网站
|
---|
| Contact 联系 | Last Revised
06/07/20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