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是我行使南开大学校长职责的最后一天。再次回到这里,2006年5月26日第一次来南开上任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一晃近5年过去了。假如我是南开的学生,我想我就要从这个学校毕业了。我要感谢在场的各位,以及那些不在场的老师、同学和校友们,因为我的毕业答卷,是在你们的帮助之下完成的。
在南开任职的这几年,一直在忙碌中度过。还记得为了学校的发展,或是为了实施我们的“百人计划”,或是为了吸引最好的师资和生源,我跟大家出去四处“化缘”的日日夜夜。我曾经对生物学界的同行开玩笑说,当了校长以后,科学研究成了我最大的业余爱好。
辛苦的同时,我也欣慰的看到,在国家的关心下,在大家的努力下,南开正在变得更好。2011年新年过后,我们公布了新校区的建设方案,向大家征求意见——也就是说,困扰南开多年的校园空间有限、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终于要解决了。
这几年,外界也见到,越来越多的南开大学教授当选为国家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世界一流的《自然》、《科学》等期刊上,见到南开学者发表的论文,也已经不足为奇了。看到这些论文,比自己发表论文还让我自豪。
当南开校长这几年,称得上“如履薄冰”。我总在想:南开有了进步,那更多是由于前辈的余荫;但南开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那一定是我辈的责任。
今天,我从南开大学毕业了。感谢南开,让我这样一个在实验室里关注蛋白质结构的生物学家,一个回国之初要求“五年内不做任何行政工作”的大学教授,培养起了对高等教育、对科学重要问题的持续关注。
作为南开大学校长,我访问了很多名牌大学,也在本校接待了很多世界名校的校长。可我越发钦佩我们的创始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多数中国人还饿着肚子、任人欺负的年代,他就已经计划着要把南开,从一个小小的私塾,办成一所与哈佛、耶鲁“东西称盛”的大学。
南开是“越难越开”的。作为南开的校长,我遇到的困难也少不了。我常常想起伯苓公。想起他当年的困境,也想起他当年的理想。我一直希望,将来人们谈起饶子和在南开的任期,会这样评价:“这个校长没有创新——他是竭力依照伯苓公的意愿做的。”
我越来越相信,从南开宝贵的传统中寻找智慧,南开就可以办得更好。
在这里,我也要祝贺我的老同事老朋友龚克先生,与南开结缘。他曾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担任过领导职务,我相信他会跟我们一起,热爱南开,发展南开。
在即将卸任的时候,收到很多同事和同学的问候。我感动,我恋恋不舍。在这个时候也突然想起,我跟很多老师、同学有过不同的约定,而这些约定有的还没有实现。
好在,我们还有时间。今天,我告别了南开大学校长的身份。但我不会告别南开。因为我已经是“南开人”了。我仍将在南开任教,继续和大家一起工作。记得四年多前上任的时候,我曾当众许诺要“做南开人,说天津话”。如今,我的天津话说得不算地道,但我自认为已经是个可以毕业的“南开人”了。
谢谢大家!
(后记:饶子和于1/12/2011被增补为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