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cheng
health
60
首? 健康 大千世界 校友
?生

旅游?影

?于本网

毛泽东和江青的一生合影:张张有故事!

校友微信 December 21, 2020

毛泽东与江青有着长达38年婚姻,时间最长,关系也最为复杂。1938年8月,毛泽东与江青在延安开始同居,11月结婚,开始婚姻生活。不论他们的婚姻与爱情以何收场,作为女人,江青究竟是凭借什么收获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她的爱的呢?或许看完这组江青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合影旧照,你会得出答案!而且每张合影的背后都有故事。

9

以下这些毛主席与江青爱情生活里的恩爱老照片:

 01 

  • 1941年,与江青在窑洞前合影。

8

当时,江青对于毛泽东的爱是热烈的、充满了崇敬的。在江青的追求下,毛泽东心中的那颗许久沉淀于心中的充满浪漫情怀被激活了。

 02 

  • 江青骑马照,据说毛主席格外喜欢这张。

7

江青给予毛泽东的第一印象应该是美好的,朴素大方的装束,窈窕的身材,俊美的容貌,灵动的眼神。而毛泽东颀长的身材,儒雅的风度,幽默的谈吐,对于向往革命改变人生的江青来说,也是具有心灵震撼力的。

 03 

  • 江青在一旁写字,毛主席如同一枚安静的美男子含情脉脉地看着。

6

江青191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被捕脱离党组织。抗战爆发后,江青到达延安,后与毛泽东主席结婚。

面对周遭对这段恋情的反对声,毛泽东却一次又一次用勇气和胆量坚定了自己的爱。

 04 

  • 毛泽东在处理公务,江青并肩写字。

5

上图为毛泽东在处理公务,江青并肩写字。两人眉宇之间满是恩爱。

一向性情倔强、办事独立的毛泽东,竟能安然地和江青一起享受人生的和谐,这估计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05 

  • 江青与毛泽东在延安。

5

早期江青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庭主妇,与毛主席恩爱无比。很长一段时间,江青的工作主要是照料毛泽东的饮食起居。

当时毛泽东和西方来访者谈话时,江青很少开口,只是等着介绍和握手。

有时,她走进里面的房间装一碟花生和一盘炸辣椒出来,毛泽东不停地就茶吃。江青本不喜欢吃辛辣食物,但毛泽东却非常喜欢吃,由此可见,江青对毛泽东的嗜好是很了解的。

 06 

  • 江青与毛泽东在延安图为两人相视而笑瞬间

4

江青对毛主席一直都很崇拜、尊重并充满感情。

1940年6月底,中央医院妇产科接到了来自中央高层的特殊重要任务:为即将临产的毛泽东夫人江青接生。

7月上旬,江青住进了中央医院,比预产期提前了差不多一个月。

 07 

  • 毛泽东、江青、李讷在延安。

3

1940年8月3日,毛泽东和江青爱情的结晶女儿李纳于延安出生,她是家中唯一在父亲母亲身边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孩子。

08
  • 1946年,毛泽东与江青及孩子李讷在延安枣园合影
2

生过孩子,江青举手投足间更有一种成熟女人的风姿韵味。她的性情似乎也温和了一些,大概是第一次身为人母,做母亲的天性使之产生了心态上的微妙变化。

 09 

  • 1946年,与江青、李讷在延安合影

18

李纳曾这样回忆过自己的父母:“别人是严父慈母,我可是严母慈父;我不怕爸爸,有时却怕妈妈。”

 10 

  • 毛泽东与江青,两人眺望远方,仿若神仙眷侣。

17

 11 

  • 1946年,毛泽东与江青在延安。

16

 12 

  • 1947年,毛泽东和江青在转战陕北途中


15

 13 

  • 1947年,毛泽东和江青在转战陕北途中,两人在讨论共同话题,江青的微笑和毛泽东满足的神情,一定叫旁人羡慕。

14

 14 

  • 江青与毛泽东在陕北转移

    9

 15 

  • 1949年4月,毛泽东、江青和毛岸英、刘思齐、李讷合影

13

 16 

  • 1954年毛主席与江青、李讷、毛远新的合影

12

 17 

美国新闻女记者海伦·斯诺曾写道:“毛泽东是一个特别喜欢女人的男人,但不是普通的女人。他欣赏美丽、漂亮和才智以及对他本人和他的思想的忠贞。他不畏惧有独立头脑的人,不拒绝口红和卷发。”(见《江青同志》,162页)

1

美国作家特里尔在所著的《江青全传》中说:江青看上去非常漂亮,是一个年轻温柔的女人……在延安时江青照顾毛泽东的身体、日常工作、洗衣做饭,帮助买东西,打扫房间。江青是北方人,好吃面食,而且还包得一手好饺子。

11

 19 

8

 20 

  • 毛泽东与江青谈笑风生

24

 21 

  • 毛泽东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23

他赠照片给外甥女陈国生时曾说:“你看,这个照片中,江青是不是比我照得更好一些?”

陈国生说:“舅舅的照片,什么时候都好看。不过,江青的照片还真照得好哩!”

 22 

  • 毛泽东与江青同读一张报纸

2

这种情形很少见。

 23 

  • 从左往右:毛泽东、江青、李讷、李云露、王博文

22

25

 24 

  • 1951年5月,毛泽东的两位表兄到北京做客时,毛泽东与他们的合影。

21

那时候的江青贤惠、靓丽,对毛泽东外婆家来的客人,也是跟着毛泽东一口一声喊着大表哥、二表哥的。(从左至右)江青、毛泽东、文涧泉、文运昌。

 25 

  • 1956年,毛泽连的亲弟弟毛泽青到中南海作客时的合11
    江青原以为毛泽东在韶山兄弟中是最高的。但看了这个堂弟毛泽青后,善意地笑了:敢情在毛泽东的兄弟中,还有比他高出半个头的人啊!(从左至右:李讷、毛泽青妻子庞氏、毛泽青、毛泽东、江青、毛远新、李敏)

 26 

19

在人民网文史频道发布的《江青究竟有多爱毛泽东?》文中:

江青被捕后,在身体日趋虚弱的时候更常常想起主席。她身边放着主席的手迹,衣服上别着主席的像章,床头上放着一张与毛主席在中南海晨起散步的照片。(杨银禄语)

13

每天清晨,当新的一天开始时,她都要背诵毛的诗词或阅读毛的《选集》。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她曾要求去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同时要求允许李讷带一卷白纸到公安医院来,她可以给毛做一个花圈。但她的这两项要求遭到了拒绝。

江青死前一天,也就是1991年5月13日晚上,她曾在一张《人民日报》的头版一个位置潦草地写了一句话:“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还在这张报纸上认真地写道:“主席,我爱你!您的学生和战士来看您来了。江青字”。这是她在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

戚本禹:江青确实是一位女英雄

江青从1938年和主席结婚,一直到1976年主席去世。三十八年间,我觉得她是对得起主席的。她没有给主席丢脸。尽管现在加在江青身上的谣言,诽谤,丑化,诬陷都已经是无以复加了。但从江青在法庭上、在监狱里直到她最后的表现来看,她确实是一位女英雄,毛主席没有看错人。本文原载于中国将军政要网,作者戚本禹,原题为《戚本禹:回忆江青》。

1950年5月,组织上分配我到中南海的政治秘书室工作,那年我十九岁。

政治秘书室的全称叫中共中央书记处(由党的七大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书记处相当于后来的中央常委会)政治秘书室。主任是师哲。副主任是江青,田家英和彭达彰。秘书室主要是为毛主席服务的。毛主席常把它称为是“我的秘书室”。

师哲当时又是主席的俄文翻译,建国初,主席要看大量的来自苏联的文件,所以师哲的工作非常繁忙。很少管秘书室的事,也不常来。江青倒是来,也管事。像反映类和控告类的信件她都看。有时还来参加秘书室的室务会议。凡是她到会的时候,田家英总是请她先讲话。田家英跟我们说,江青是我们秘书室的首长。刚开始时,我在会上发言,看到有那么多大人物在场,难免有些紧张,江青轻声地对我说,小同志,别着急,慢慢讲。我对江青的初始印象挺好。

那时我工作证上的职务栏里写的职务是见习秘书。领导上给我的任务一个是阅读北京和华北、东北地区的报纸、刊物,把里面重要的内容做成摘要,呈送给毛主席看。再一个是阅读处理各地群众还有民主人士写给毛主席的信件。我负责处理控告类的信件,就是控告各级干部的,那时这类信件并不多,一个月也就一,两件,但比较重要反映类的信件是李公绰管的,这类信件比较多,是反映群众对一些政策的意见的。有时他看不过来,我也帮着看一部分。数量最多的是求决类信件,即要求解决各种个人问题的,如工作,学习,治病,等等。

秘书室呈送给主席的信件和文件一般都是先给江青,由江青决定怎么处理。江青是在菊香书屋前面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办公的。当时秘书室送,收文件主要是王象乾负责的。有时我也去送过。后来江青去苏联治病疗养,呈给主席的信件和文件就由田家英来负责处理了。

江青和毛主席的英雄情结

田家英看我喜欢学习,看书,加上我做的报刊摘要和呈送的信件常受到主席的批阅,就叫我协助他一起做毛泽东选集的校对工作。

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中央的主要领导人都参与其中。而具体的工作则是田家英、胡乔木和陈伯达在负责。先由人民出版社根据毛主席和中央相关领导审定的编目,印出入选文章的清样,我们把清样分送给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审阅修改。然后,田家英和我就要对经过修改后的清样作反复校对。田家英跟我说,清样虽然印出来了,但有些文章并不是根据原件印的。所以要我去中央办公厅秘书处(那时还没有中央档案馆)那里找原件作校对。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保留下来的主席手稿很少了。像《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都是发表在1920年代的《向导》等杂志上的。手稿早已佚失,那些原版的杂志就是最原始的文件了。而像《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原件就是在当时用手刻油印出来的本子,那很可能还是当时的中央苏区或当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刻印的。

然而毛主席在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却保存有原始的清样稿。清样稿上除了有毛主席用毛笔改的字迹,还有许多地方是用钢笔书写的。在钢笔书写的字迹上,主席又用毛笔再作了些修改。我回来问田家英,主席不是很少用钢笔写字的么?田家英告诉我,那钢笔字是江青同志写的。

多年后,我把这事当面向江青提起过。江青跟我说,那篇文章可是主席在抗日战争初期对抗日战争战略、策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认真研究的心血结晶啊。主席在那篇文章里所预见的事情后来都被历史证实了。这篇文章对整个的抗日战争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就是在国民党那里产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主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全神贯注,竭尽了全力的。那时主席很容易发脾气,你不能对他有任何干扰,稍微影响了他的思路,他就会骂你。而平时主席是从来不骂人的。为了集中力量写东西,他连吃饭都是食不知味的,有时刚吃了一口,想起什么来,就马上放下,又去写了。所以饭菜常常是冷了又热,热了又冷。你送东西给他吃的时候,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后来江青就想了个办法,把小米粥熬得很薄,把菜切得很碎,放在粥里。让他把饭菜放在嘴边就能喝下去。

江青说,有时主席还叫她在办公室门口守着,不让人进来,一些高级干部来了都不见,人家还以为主席是生病了,江青在那里挡着,说主席在写东西,不让任何人打扰,有事找谁找谁去。有时可能是在写作的过程当中碰到了困难,主席就显得很烦躁,甚至会全身发热,冒汗。她就赶紧拿着毛巾给他擦拭。有时写着写着,手上也发热了,她就设法找来些恒温的凉石头,让他放在手上握着,用来降温。江青说,那时她守在主席边上根本都不敢说话,看到主席写好一段,就赶紧过去帮他抄写整理好,有的地方要按他的指点抄写清楚,她听说主席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是贺子珍照顾他的。

一个山东的小女子,在我们国家和民族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来到了人民领袖毛主席的身边去照顾他,不但照顾的那么好,还帮助他整理文稿。我作为她的乡人,感到非常光荣。

江青还跟我说:“人家老说是主席先喜欢上我的,其实是我自己先主动去找主席的。我早先就听说,主席的夫人对主席不好,后来又离他而去,主席一个人生活没人照顾。我就想要去照顾他”。她说,她多次听过主席做的演讲,看过主席的很多文章,觉得主席才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是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大英雄,她那时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

她说她记得很清楚,1938年的春节是阳历1月31日。那天主席来看她和阿甲主演的《打渔杀家》。阿甲很会演戏,他在舞台上尽量把自己的身体压得很低,来衬托她。演出结束后,毛主席到后台来看他们,并和他们交谈。

这是她第一次和毛主席直接交谈。她说,你不知道主席在和你说笑的时候,那种魅力是她从来都没遇到过的。她当时就觉得自己可以为他去献出一切。甚至为他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去生去死,去完成自己革命的天职。她当时就觉得,她就是属于主席的,而且主席也一定会是属于她的。我问她,你怎么就那么自信呢。她说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个想法,但冥冥中似乎被一种巨力所吸,把她吸引到主席这边来了。

她当时就想,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主席的人了。加上那时主席又已经与贺子珍离了婚,她说,这是老天赐给我的机会。这以后,她就自己找到主席那里去,一开始,哨兵拦住不让她进去,她就在门口一直等。哨兵没有办法,只好进去报告主席,主席马上就叫她进去了。

江青说她帮助主席把《论持久战》整理出来以后,就被委任为中央军委秘书,她说这是她在中央机关的第一个职务,也是她一生中最感到光荣的一个职务。

江青说,她第一次和主席同居是在1938年7月,她记得那天正是党的生日。那时,党内有许多人反对他们的婚姻,特别是张闻天,项英两个反对得最厉害。说主席怎么和一个戏子结婚。主席很生气。就对他们说,我是学孙中山。到了8月的时候,贺龙从前线回来,嚷着要主席请客喝酒。这样大家才都知道了这件事。

后来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整个九支队(党中央机关的代号)就是她一个女同志。她跟我说,她青年时代崇拜法兰西的女英雄贞德,她要以她为榜样,跟着主席转战陕北。她说:“我就是死也要和主席死在一起”。

江青说,那时候主席在生活上,大多是她来照顾的,主席一边要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一边还要牵着胡宗南三十万大军到处转,以给中原战场减轻压力。整天都是行军,转移。跑到一个地方只能到老乡家去吃顿饭。每到一个地方,江青都要自己亲自去为主席安排吃的,当时陕北粮食很少,只有黑豆,吃下去不消化,江青就用手把黑豆一点一点地揉碎,然后煮成粥给主席吃。

那时江青的身体也不好,人很瘦,她自己都觉得很困难了。但仍然全力照顾主席,她说,我牺牲了,那只是一个小数。而主席则关系到全国大局。她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保证主席的营养和健康。同时,她还要协助主席的工作。像《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篇重要的文章,就是由主席口述,江青记录整理,然后主席在江青记录的稿子上再作修改的。后来到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主席写的一些电文也是由主席口述,江青作记录的。

从我后来和主席的接触中,我觉得,江青所以能受到主席的青睐,主要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系于一线的危难时刻,她能千里迢迢从大城市上海跑到山沟沟延安来参加抗日。不仅江青,还包括和江青一起来延安的电影明星陈波儿,还有作家丁玲等。主席认为她们都是民族的女英雄。

毛主席特别喜欢历史上的秋瑾,李清照,花木兰这些人。特别是秋瑾,主席对她的评价很高,他专门跟我们说过。他很喜欢看秋瑾在日本拍的那张拿着刀剑的照片,说这张照片透出了鉴湖女侠威风凛凛的气概。她的死难对满清皇朝的垮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像赵一曼等烈士,在主席眼中更是伟大的女英雄。在中国几千年抗击外来入侵的历史上,好些男人都是一塌糊涂的,还不如女人。李清照写的抗金诗篇: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主席亲自抄过好几遍。还有个写韩世宗的夫人梁红玉击鼓抗金的戏,主席也经常看。可以说,毛主席也是有着英雄情结的。

江青从1938年和主席结婚,一直到1976年主席去世。三十八年间,我觉得她是对得起主席的。她没有给主席丢脸。尽管现在加在江青身上的谣言,诽谤,丑化,诬陷都已经是无以复加了。但从江青在法庭上、在监狱里直到她最后的表现来看,她确实是一位女英雄,毛主席没有看错人。

江青在文革前和我的几次交往

虽然平时在中南海我常能遇见她,但并没有和她多说话。因为她是主席夫人,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听说她在苏联养病期间,斯大林曾送给她一块绿色的布料,她用它做了件裙子穿在身上。周围的苏联女士看了都纷纷地效仿,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江青绿”,在莫斯科风靡一时。

我总觉得,像我这样小小的见习秘书是不应该去打搅她的。

可没想到,在批阅我送审的信件和文件时,江青已经知道我了。在中南海“八司马”事件中,我们受到中央办公厅领导错误打击的时候,我听主席身边的人告诉我,江青跟主席说,戚本禹,王象乾十七、八岁就来到主席身边了,他们怎么会反党!在我处在困难的时候,她给了我们支持,这在我当时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江青第一次正式找我谈话,是在1964年的春天。1963年杨尚昆、田家英他们把我从政治秘书室调去中南海的后楼研究室当研究员。那里的工作不像在秘书室那样紧张,我便利用业余的时间写了评李秀成自述的文章。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出于我对当时正在热烈进行着的史学讨论的一点个人兴趣,没有任何人的授意。文章写好后,我先给田家英看。他看了说可以送给“历史研究”杂志去发表。

文章送去以后,我在那年的六月上旬就随中央办公厅农村调查工作组到冀东做农村调查去了,我去的地方是一个偏僻的乡村,那里没有邮局,也看不到报纸。一次我到唐山地委开会,看到了《人民日报》,才知道我的文章已经在当年八月出版的《历史研究》第四期上发表了。

可我一点也没有想到,我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周扬在中宣部组织了几次有史学界很多权威参加的会议,批判我的文章。9月底,我随调查组一起回到北京,才知道这事。我就写信给《历史研究》杂志的编辑,想了解他们究竟如何批判我的观点的,以便参加讨论。但却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又听说原来已经准备好的批判我文章的会议也不开了。

知道内情的人告诉我,毛主席在关注这场讨论,但具体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1963年入冬以后,江青三次派人找我。前两次因我去了外地,不在北京而没有找到我。第三次,江青的秘书沈同打电话找到了我。他让我在居仁堂的走廊上等他,然后他就带我去了丰泽园见江青。

江青告诉我,她从《历史研究》上看到我的文章,觉得好,就把文章连同《北京晚报》的报道和《光明日报》的内部动态一起送给了主席,她说:“主席看了你的文章就叫我和秘书去找资料给他看,他还看了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书呢。”

江青拿出一本蓝色封皮的线装书给我,说:“最重要的是这本。这是台湾最近出版的《李秀成供状》,白纸黑字呀。这是上海市委宣传部张春桥他们从香港进口的,毛主席仔细看了,还在书中夹了条子。毛主席说你找不到这本书,叫我把这本书送给你,还叫你继续研究,继续写文章。主席说了,别企望用一篇文章改变人家研究了一辈子的观点。”

江青接着说:“主席终于对李秀成问题表了态”,她把主席的十六字批示,即“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忠王不终,不足为训。”讲给我听。还说:“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表态呀,这是大是大非啊,是一场牵涉面很大的原则争斗呀!国内外的修正主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叛徒。”

江青告诉我,主席的批示是写在报道学术动态的一份资料上的,主席把它批给了中央有关领导传阅,并在批示后面写着“退江青”的字样。她说,批件正在传阅中,等退回来后就给我看。

江青最后说:“你做了件好事,给人民立了功。但你不要骄傲,还要再看材料,继续写文章。你别怕大人物的干涉,有主席支持你,怕什么”。

可是,可能因为忙,她后来并没有把主席的批示给我看。我原还以为主席批示的是“忠王不忠”,所以我在后来的文章里有“忠王不忠”这句话。还是邓力群告诉我,他从康生那里看到的原件,主席的批示是“忠王不终”,乃晚节不保的意思。一字之差,不仅更为准确,而且意味深长。

我写的文章受到主席肯定,这下可出了名了。胡乔木,田家英等都提出要和我合作写文章。江青知道了,就对我说,你不用找他们。她让我去找康生。田家英,胡乔木和江青的矛盾很大。江青最早看出这两个人不可靠。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江青是对的。

1964年夏天,我写了第二篇批判李秀成自述的文章《怎样对待李秀成的投降变节问题》,初稿写好后,我就去找康生,请当时由他领导的在钓鱼台的反修写作班子帮助修改。在钓鱼台,我受到了康生和反修班子全体成员的热烈欢迎。经过他们的修改,文章的气势果然不一样了。江青高兴地对我说,我让你去找康老,没错吧?姜还是老的辣嘛。

康生想让我留在钓鱼台,参加他们的反修班子。没想到陈伯达抢先了一步,他在征得主席的同意后把我调去了《红旗》杂志社。我去《红旗》上班后,陈伯达让我单独在一个很大的办公室里办公,又让我当历史组组长(正局级),可他并没有给我什么具体的任务。我猜想,他调我去的主要目的恐怕只是为了做个姿态给毛主席看的。可我是个闲不住的人。不久我就主动要求去参加“四清”工作队,到北京郊区的通县搞四清运动。

1965年春,通县四清结束,我回家后得了场病,口吐鲜血。家里马上把我送进医院。江青和康生闻讯都很关心我。我对康老,江青表示感谢,江青说,不要谢我,不是我关心你。下面的话她就不说了,我知道是主席在关心我。

康生还下了指示,要卫生部保证我的健康。卫生部副部长都亲自来了。其实我也没什么大病,。开始以为是结核病,后来一查不是,是因为过度劳累,支气管破裂。

出院后我就回到《红旗》杂志,一边休息,一边看报、读书。见到历史学界一些人反对用阶级斗争观点分析历史,我就写了一篇《为革命研究历史》的文章与他们辩论。

1

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

CHINESE 一字是由如下字的字首组成的:
Confident (有信心)、
Honest (诚实)、
Intelligent (有智慧)、
Noble (高贵)、
Excellent (卓越)、
Sympathetic (有同情心)、
Elegant (优雅)
把以上这些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放一起就是:CHINESE ━ 中国人

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

tiantanshanghai

8
南开校友及各界朋友信息交流网站

newyearwish

| Contact 联系 | Last Revised 12/21/2020 |
©2008-2020 OURENGLISH, NONPROFIT WEBSITE | POWERED BY BLUEH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