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和他的画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1864年的元旦,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叫星斗塘的山沟沟里,乳名叫做阿芝。
阿芝同学自幼体弱多病,但是因为家里太穷没法养闲人,幼小的阿芝只好挑起了放牛养家的重担。
好在村里有个池塘,里面很多小动物小水草,阿芝放牛的时候还能偷个懒在池塘边玩耍,拿着芦苇杆,伸进水底,去逗那些成群结队的虾。
就这样晃晃悠悠到14岁,阿芝迎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木匠!
虽然距离艺术还很远,但好歹有了点接触的机会。木匠阿芝每天下班回家,就以家里一本残破的《芥子园画谱》为师,学习花鸟画,好歹也是多学一门手艺。
慢慢地,会画画的木匠阿芝就出了名,终于在25岁的时候,一位正经大画家胡沁园一看,这孩子不错,收了。
从此阿芝就脱离了苦逼的木匠生活,成了一名光荣的…画匠,给人作肖像养家。阿芝的早年肖像画作品。是不是很美呢
至此,齐白石终于算是一只脚踏入了艺术圈的大门。
所以说人在本职工作之外,就得多学点儿东西,增加自己的复合竞争力。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
白石成功学第2步:
人啊,就得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成为画匠的齐白石生活水平直接奔向了小康。钱有了,媳妇娶了,孩子生了,房子也盖了。生活非常安定。
每天就是给人画画像,还有大把的时间和哥们搞诗社,吟吟诗诗、作作画,搞搞篆刻。
2018年1月24日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拍出了9.315亿元的天价。
按理说,放牛娃出身的齐白石能过上这种小资文青生活应该挺满足了吧?
不,他没有,还想折腾。
因为,他发现自己太没文化。
随着交际圈的扩大,艺术生齐白石越来越觉得自己文化课基础太差。人家都说,增加学问要么就是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齐白石选择了后者,不顾自己40岁的"高龄",勇敢地走出了家门,开始了自己"五出五归"的游学路。
先去西安,然后绕到北京、天津。之后又去了江西南昌,在这遇到了自己的贵人,当时的文化名人王湘绮,拜人家为师,顺便又扩展了一波人脉。 然后又去了庐山、桂林、广州等地,把全国游览了一遍。 游览途中,又遇到了第二位贵人,把人家收藏的徐渭、八大山人、金农等多位名家的真迹看了个遍,也把这些名家的画法都学了一遍。 他学扬州八怪中金农的工笔, 甚至连西洋画法都尝试了一下,学人家的明暗对比。
左,齐白石作。右,金农作
左,齐白石作。右,八大山人作
至此,学遍百家的齐白石终于修炼出“画什么像什么”深厚功底。 所以在第二步,齐白石又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成功法则: 得狠得下心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啊同学们。不下狠手,人脉哪里来,资源哪里来?
▼
白石成功学第3步: 从零开始,才能成为最强的王者 学遍名家的齐白石再次回到家乡,已经算的得上小有名气的文化名人了。这个时候他也打算修身养性,潜心研究绘画,在家里给自己修了一座“寄萍堂”,开始了8年的山居生活。 然而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土匪就打来了。为了躲避匪患,57岁的齐白石只好去了北京。 北京这个地方,龙潭虎穴。区区一个地方画家在这里根本不算啥,自降价格也没人买他的画。 已经穷到叮当响的齐白石一看这样不行啊,得变。然而咋变呢? 齐白石就这么苦思冥想啊,然后有一天,凑巧看到了清代画家黄慎的画册。这一看,醍醐灌顶。
黄慎的《山水·梅花》
原来自己的画,就是差在画的太像了。
画的像,它就俗啊。要想超凡脱俗,就得不像!痛定思痛的齐白石决定废了自己修炼几十年的一身画艺,从零开始,重新炼级。
他先是听从好友陈师曾的建议,开始研究当时"海派"领袖吴昌硕的花鸟画。但是学习的方法全面创新,不再按照原作全面临摹,而是仔细品味人家的笔墨、构图、色彩等。
吴昌硕的花卉瓜果
吴昌硕的花卉瓜果
学完之后,不是照搬,而是结合自己的特色融会贯通,返璞归真,化繁就简,把所画对象的特点抓住, 让笔下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山水画都真正"活起来"。
比如最知名的虾,从60岁到70岁后,他画的虾身节越来越少,虾腿的对数也越来越少
。
虾的变化:-
而且他画虾的时候,会趁淡墨还没干,在虾头的地方加一笔重墨。这样一来,不仅显示出了虾头的坚硬,也衬托出虾的身体在水中那种透明的感觉。
而简简单单两道横笔点出虾的眼睛,一下子就把虾在水中游动,争先恐后的那种神态展现了出来 。 明明一丝水波纹也没画,却让人感到水气淋漓。
花鸟小品
而拍出9亿天价的《山水十二条屏》也是一样。你看这幅《烟深帆影》,这里用泼墨法所画的山和海, 从近处望去,就是简简单单泼上去的几片墨块 ,根本不像山和海,和看到那些古代精心描刻的山石完全不一样。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之九《烟深帆影》
李唐:《万壑松风图》
石门24景图
石门24景图
慈禧肖像
齐白石早年肖像作品
齐白石篆刻作品
回顾看齐白石的这一生,你会觉得他真的挺传奇的。
好像一个骨骼根本不清奇却对武学有极大憧憬的孩童。前半生苦苦修炼出一身武艺。然而发现已经拥有的东西已经成为理想的阻碍时,却能下定决心自废武功,从零开始,直至成为真正的绝世高手。
我想这就是白石成功学的第三个道理吧。
一无所有的时候根本不可怕。
但等你开始拥有的时候,时刻问一问自己:现在的我,还能有从零开始的勇气吗?
齐白石等合作《普天同庆图》(1952年9月作)题识:普天同庆。
恭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并向毛主席致以崇高敬礼。九十二岁齐白石题。款署:徐石雪画双凤。白石画牡丹。于非闇写桐。汪慎生画竹。胡佩衡写水口。溥毅斋画月季。溥雪斋写兰。关松房画石。潘素写坡草。
毛主席的回信: 一九五二年,由齐白石领衔,组织湖社和松风画社画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创作了国画
《普天同庆》。毛泽东非常感动,亲笔为参加创作的湖社和松风画家回信致谢信文如下:
白石先生:承赠‘普天同庆’绘画一轴,业已收到,甚为感谢!并向共同创作者徐石雪、于非闇、汪慎生、胡
佩衡、溥毅斋、溥雪斋、关松房诸先生致谢意。毛泽东一九五二年十月五日。
解放军进驻北京后,白石老人收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封亲笔信,邀请他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白石老人高兴不已,不久他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各界人士招待会。
1950年初夏,毛泽东又派秘书田家英到跨车胡同大师的住地看望白石老人,详细地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形。白石老人深受感动,他叹道:“已卜余年见太平”。意思是说他在人生最后的岁月,见到了太平盛世。接着毛泽东主席又派人派车把白石老人接到中南海,两位同乡作了几个小时的促膝长谈,并在风和日丽中品茶赏花。毛泽东主席还特地请来朱德元帅作陪,与白石老人共进晚餐。餐前,毛特意吩咐厨师把菜煮烂些,以便老人食用。席间,毛泽东主席边吃边对白石老人说:“你原名纯芝,我原名润芝,两人小名都叫‘阿芝’。我该尊称你一声老哥哟!”一番风趣的话语说得两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毛接着说“:听说国内外不少收藏家收藏您的字画,我也是白石艺术的爱好者咧。”
毛泽东主席按故乡风俗,不断地给白石老人敬酒、夹菜,还告诉白石老人,政务院将聘请他担任文史馆馆员。
毛泽东主席对白石老人的尊敬和关心,使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大有他乡遇知音之感,这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白石老人回家后,即选了一幅他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的立轴,并补“毛泽东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和“九十翁齐白石藏”两款,及端砚等一并送给了毛泽东主席。在端砚上,白石老人刻有一行小字:“片真老坑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五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白石老人把这方视为传家宝的端砚,毫不吝啬地赠送给了毛泽东,可见这位人民艺术家对领袖毛泽东的崇敬之情。
Qi Baishi and Qi's granddaughter
《祖国颂》此画之精不仅体现在尺幅方面,也体现在主题与题材方面,这幅巨作充分体现出了白石老人对新中国成立后新时代生活极为强烈的热爱之情。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不仅获得稳定安宁的生活,而且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与文化地位,买画之人川流不息,求画的人络绎不绝。此前饱受战乱惊扰的齐白石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遂有了更为强烈的艺术创作冲动。据说,仅1953年他就创作了600余件作品。
齐白石1951年绘赠毛泽东的《松鹤旭日图》,画上题跋"毛主席万岁 九十三岁齐白石"
《祖国万岁》是齐白石90多岁高龄时,以真挚的感情为庆祝国庆而创作的作品。画绘一棵果实累累的万年青,象征欣欣向荣的祖国,加上"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强烈地表达 出了老人的爱国之心。
大公鸡
齐白石湖南湘潭故居
齐白石湖南湘潭故居
齐白石湖南湘潭故居
《白菜辣椒》中,我们看到右侧有一段齐白石的题款"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齐白石为白菜不够受人尊重而愤愤不平。
齐白石《百虫图卷》局部
齐白石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沉浸艺术故乡里。也正是由于齐白石拥有的这颗童心,齐白石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终成一代书画巨匠。
20世纪20年代末齐白石与家人合影。左起:陈春君、齐白石、齐良已、齐良迟、胡宝珠
1941年,77岁的齐白石设宴举行胡宝珠立继扶正仪式
胡宝珠(左一)生了7个孩子,第7个孩子降生时,齐白石已经78岁,自以为已届人生终点,再无添丁的可能,所以为幺儿取名"良末"。没想到齐白石83岁时,宝珠再次有喜,却不幸因高龄难产撒手人寰。
这让已经风烛残年的老人倍受打击。
一名叫夏文珠(左一)的护士长,走进了齐白石的生活。由于各种原因,齐白石的子女纷纷反对,但夏文珠并没有离开齐白石,而是以看护的名义相伴左右。夏文珠,面容清丽,身姿窈窕,学识也不差,晚年幸得如此红颜,让齐白石倍加珍惜。
但恃宠而骄的夏文珠动辄对老人闹情绪,这让齐白石的儿女们颇为不满。
齐老的女儿齐良怜对此耿耿于怀:"不出我们所料,她看出父亲喜欢她,慢慢的竟左右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从此对我们子女儿媳的印象,渐渐凭她的观感而转变,门客买画的否诺,也都由她做了主张,还需按每尺画的润例加收一成归她所有。我父亲对她,真可说是言听计从,我们都因看在父亲的份上,不好说什么,只是一家人的生活受了这个影响而涣散了......"
齐白石与新凤霞
周恩来与齐白石
齐白石《大寿多子图》
齐白石送给周恩来的
齐白石送给李宗仁的. 《花实各三千年》这幅寿桃是齐白石与李宗仁之间一段君子之交的见证。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一片混乱,粮煤奇缺,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齐白石在北平甚至无法维持生活,李宗仁主动上门看望这位木匠出身的老画家,指定专人定期送去大米、面粉、煤炭等,并邀请齐白石到家中作客。齐白石对这位素昧平生的李宗仁"礼贤下士"非常感激,特地绘一幅寿桃横幅赠给李宗仁伉俪。李宗仁回敬他本人抗战初期在台儿庄车站拍摄的一帧照片。
齐白石送给李宗仁夫妇的。 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为国民党副总统。他到南京就职时,齐白石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赶画了20幅画赠给李宗仁,并情深意重地对李宗仁说:“这些画留给你,一旦在政治失意时可以派作用场,可使你日後拍卖方便。”李宗仁深受感动,他誓言:“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变卖这些画。”1949年,李宗仁虽匆忙离开祖国却没有忘记这批画,将其随身带到海外,一直没有变卖。
齐白石与胡宝珠
1940年,齐白石与胡宝珠
齐白石与徐悲鸿: 齐白石迁居北京时已年过半百,住在法源寺,寒衣素食,以卖画度日。他的一个扇面,仅售银币两元,不及普通画家作品的一半价码,却乏人问津。从1920年到1929年,他关门十载,悉心研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在美术史上终于可以自立门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落。他的画作意趣盎然,自成一格,却遭到了同行们的大肆挞伐。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诋毁之能事。齐白石直到66岁时才被徐悲鸿慧眼识珠。惜才若渴的徐悲鸿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国画大师:齐白石
(上)
国画大师:齐白石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