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比較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視覺志》 《多维新闻网》 May 18, 2018 最近一位姑娘分享了自己在國外就醫的經歷: 她在美國讀書時膽囊結石發作,先是去一家社區私人診所做了B超,但至少要等2天才能拿到結果,她只能先配點止疼藥控制。隨著疼痛加重,3天後的晚上,她又去附近的醫療機構看急診,卻被告之至少要等7個小時才會有醫生接診。 5天後,她的B超結果還沒拿到,忍不了的她到了另一家診所花費100美金加急做了B超,結果是需要手 術治療,于是她到醫院預約手術,卻再一次被告知預約專科醫生至少要等4個月,手術費在4萬-6萬人民幣之間,而且醫保不能報銷。 已經疼到崩潰的姑娘無法再等4個月,決定打飛的回國治療。4月30日她坐飛機回國,并掛上了一家醫院的門診,5月2日,就被送進手術室,半個小時的手術圓滿結束,術後醫生又實施了快速康復,6個小時候就可以下床活動。 手術後第3天,姑娘順利出院。出院結賬單費用不到1萬圜。 “相差太遠了!”姑娘感嘆道:“醫生給做的微創手術,技術不比美國差,醫生、護士的診療、照顧也很專業週到。” 生活中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吐槽國內“看病貴、看病難”,埋怨指責醫生冷血、不盡責、只看錢......與 此相對應的便是將國外醫院奉上神壇——醫生水平更高,看病效率更高,治療環境更好,而且國外全民免費醫療.....
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 國外的月亮真的比國內大而圓嗎? 不見得 @alooooooooha: 有次跟朋友喝多了,回酒店的路上遇到警察,警察建議我們去醫院。當時也不知道怎麼就答應了, 去emergencyroom躺了兩小時,啥事都沒干,一個月後賬單2600美金,一個人哦…… @秋秋不吃茄子: 在澳洲曾經大半夜12點上吐下瀉發燒被拖到醫院,在醫院等到快凌晨四點依然沒人理,又默默回去了。 @佚名: 我堂兄上個月騎摩托車出了車禍,他沒有保險,在醫院里呆了四天。然後這次住院總共消費125991.11 美圜,約合人民幣75萬圜。 @爺是小白免: 寡人在美國暈倒,送急診,等1小時,之後3小時自行復甦,賬單5000刀。因為單位好,保險很好,最後 500刀結案。後續診療斷斷續續持續了3個月,跟醫生見了3次,一般要等2個星期。 @可以: 能夠預約到已經不錯了,至少也有一個已知的時間。五年前我就去醫院做了檢查,良性腫瘤,然後 醫生就讓我回家等電話,我至今都沒能有幸接到醫院的電話......回國暑假2個月,今天掛號,明天入院, 後天手術,一週內 出院,兩週內痊愈,快的不是一點點。 @泡了個泡泡_bubble: 真實的故事:有個在美國留學的學姐,白天走在上學路上,突然覺得眼前一黑(低血糖),昏迷前的 最後一句話是,別叫救護車。 國外看病沒你想得那麼美好。國內看病也沒你說得那麼糟糕,誠然中國醫院還有許多可以完善的 地方,但我們卻不該就此忽視所有醫護人員的付出,或許,我們都欠他們一句感謝。 他們在死亡的荊棘叢里拼盡全力,為病人殺出一條血路。醫生是人不是神。他們也無法保證 每一次搶救都能成功,當生命在他們面前流逝時,他們的無力感、心痛感,甚至不比病人的親人們少。 只是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擦干眼淚,爭取打贏下一場與死神的爭奪賽。 一名男子心髒驟停,已無脈搏及自主呼吸,然而醫生卻沒有放棄,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搶救,醫護 人員累計為患者胸外心髒按壓約15000次,從死神的手里搶回了患者。 輕描淡寫間功德無量,強行涂改生死簿。 這位醫生跟腱斷裂,本該臥床休息的他綁上支具,單腳站立,做了兩場手術。 一定很辛苦吧,可是他沒有一句抱怨。 為了盡快給守護台上的患者輸血,醫生將兩袋只有4度的血細胞抱在懷里。嘴里直念叨:“求求你, 快點升溫,快點升溫,救命呢。” 血細胞只有4度,但救人的心卻滾燙。 連續9個小時的手術,這個醫生的脖子已經受不了,但手中的手術卻不能停下,他果斷要求旁邊的人給他打一針封閉,堅持到手術結束。 拿起手術刀,就不會允許自己倒下。 一天完成了18台手術的他,太累了,直接在地上睡著了。他曾經被查出胃癌,手術後化療一結束,在化療反應還沒完全消失的情況下,他又重新站在了手術台上。 他還是舍不得在意的崗位,不忍看到病人那一雙絕望而又渴望的眼楮。 一名醫生在手術過程中,胃痙攣突然發作。他強忍著劇烈疼痛,堅持完成手術最關鍵步驟。走下手術台後,醫生直接倒在地上吸氧,差點休克。 病人永遠是第一位的,就算再疼也要把手術完成,是我應盡的職責。 九寨溝地震發生後,醫生們在醫院大門外的壩子頭搭起臨時手術台,搶救傷者。忙碌一宿的醫護人員,席地而睡,短暫休息,很快又將投入新一輪的救援。 沖在守護群眾生命的第一線,是職責更是本能。 晚上突然接到手術的通知,作為父親的醫生給熟睡的女儿留下了這張紙條,隨後就直奔醫院。 既然選擇醫生這條路,就注定風雨兼程。 一位醫生的朋友圈,她拍下腫脹的“大象腳”自嘲,卻感動了整個朋友圈…… 他們比你想得,付出的要多。 醫學泰斗裘法祖老先生曾說過: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 醫者仁心,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一位醫生拿著盒飯站在病房外吃午餐,眼楮一直透過玻璃守著病人。 你斥責他冷血,可曾看到他為病人默默付出了許多許多。 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骨折要手術,老人坐不住,腿也疼,醫生便“抱著”老人實施麻醉,并安慰道:“別害怕,有我呢,你放心吧。”怕老人冷,還給他蓋上了被子。 別怕,有我在,什麼都不用擔心. 一位孩子被啄傷眼球,很多人以為沒治了,但這位眼科醫生卻認為還存在一線希望,堅持手術。手術順利完成,而且術後治療效果比預期好,知道這個消息的醫生喜極而泣。 所謂奇跡,不過是有人不肯放棄。 一位護士在看到下雪後,拍下了小視頻,和住在重癥監護室75歲的奶奶分享。護士不知道這個小舉動卻讓老人放棄了輕生的念頭,老人用顫抖的手在紙上寫下了一句話:“我要堅強的活下去。” 你那發自內心真誠的關懷,表面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能給別人帶來無限光明。 3歲的孩子因為全身麻醉還沒完全清醒,哭鬧不休。旁邊的護士將她摟在懷里,輕聲安慰,直到孩子安靜下來。 醫院是冰冷的,但此刻又是如此溫暖。 孩子情況危急,但家里連一天藥費都籌不夠。父親沒辦法打算帶孩子回老家,就在他們準備登上 返程火車時,醫院打來電話:“把孩子帶回來吧,錢我們來籌。” 他們的內心比誰都柔軟善良。 當你盛贊國外醫護關係多麼和諧前,當你怒斥國內醫生技術差,沒有人情味前,不妨想想自己是否對他們有過耐心和包容。 醫生和病人之間,從來不該是對立的。 “手術風險很大,我們願意承擔,請您放心給我爸爸做手術,我們用最真誠的心相信您。”一位醫生 手術前,收到了這樣一封來自家屬的信。 醫學是冰冷的,死亡更是冰冷的,但是我們卻可以為這些冰冷賦予人性的溫暖。 患者突發躁狂,拔掉引流管沖出病房,很多醫生、護士、家屬都攔不住,主治醫生一到,立刻上前擁抱住他,病人馬上就安靜了。 患者最信任的本該是醫生,多麼希望醫患關係能夠定格在這一刻。 一位病人手術上台前寫給家人的字條,看完感覺心里暖暖。 那天所有醫生護士的內心,都覺得很暖,很暖。 一位老人因病重在醫院住了8年,最終因重癥肺炎病故。老人的子女料理完後事,第一時間來到醫院向醫護人員深深地鞠了三躬,醫生們立刻還以鞠躬禮。 醫生,謝謝你們所做的一切。 一位患者留下遺囑,感謝曾經救治過自己的醫生,醫生看到後,忍不住淚流滿面。 醫患之間本應沒有矛盾,醫患是同盟,共同的敵人應當是疾病,什麼時候這種關係變了呢? 對國內醫生,人們有誤解,有偏見。 可對那些忙碌到甚至猝死,為每一個生命與死神搏斗,值得我們說一聲,“對不起,謝謝你” CHINESE 一字是由如下字的字首组成的:
Confident (有信心)、
Honest (诚实)、
Intelligent (有智慧)、
Noble (高尚)、
Excellent (卓越)、
Sympathetic (有同情心)、
Elegant (优雅)
把以上这些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放一起就是:CHINESE ━ 中国人
|
南开外文系英语专业1965届纪念网及各系各届校友/各界朋友信息交流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