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洪湖岸边是家乡。 我生在洪湖,长在洪湖,从1961年我离开洪湖到现在,五十三年了,我无时不在魂牵梦绕着洪湖。 我以洪湖为骄傲,那是因为洪湖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创作的歌剧《洪湖赤卫队》,首次在洪湖礼堂公演。因为我母亲是劳模,有幸应邀观看。我还荣幸地参加了电影《洪湖赤卫队》的拍摄工作,不过,里面并没有我和我的同学的形象,那些扛着红缨枪“转移一场”的就是我们演的,只见红缨枪不见人。该剧轰动全国,也教育了整整几代人。记得1961年我参加高考的作文题目是《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我周围不乏这样的人物,我的叔叔就曾是洪湖的地下工作者、解放后首任洪湖(当时叫“新隄”)的党委书记,他的事迹我也耳熟能详,但我却毫不犹豫地写了一位女英雄,大概是《洪湖赤卫队》里韩英给了我极其深刻教育的缘故。从“韩英”、“刘闯”的形象中,我们认识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洪湖的革命历史哺育我们这一代青年成长,在我心中洪湖的革命历史就是我无法抹去的记忆,我为此而骄傲!。
这张照片(图3)是1992年我带孩子们回洪湖在我的老屋照的,它承载着太多太多的记忆,使我魂牵梦绕。因为他告示我,在洪湖长眠着我的父母,还有我健在的亲人;有我的老屋,有我熟悉的街道、小巷;有我儿时的伙伴。父母的养育之恩那是永远不能忘怀的。有三件事使我刻骨铭心的:
第一件事,1958年7月我初中毕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升学,二是参加工作。当时我考虑家境贫寒,尽早参加工作帮助家里。后来我的班主任蔡士尧老师找我谈话,动员我升学。我说家庭困难供不起我继续读书,蔡士尧老师说,你父亲来了,说“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 于是,我上了高中。父母对子女的奉献是无私的不讲条件的,我终身难忘。第二件事,1960年困难时期,一天,父亲给我一个馒头,我想都没想就往嘴里塞,我当时只知道父亲心疼我,怕我饿着。1960年7月26日我父亲去世了,是又饿又病而死!天哪!我想起那个馒头,是从父亲嘴里省下来的,用他的生命换来了我的生存,我太不懂事了!这个馒头的事成了我一辈子的痛。第三件事,我父亲去世,我们家的天塌了。我的母亲撑起了这片天,用她的无与伦比的辛劳,养育着我们兄弟俩。1661年8月,我收到了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发愁了,母亲年纪大了,弟弟年小(上小学),我怎忍心一走了之。还是母亲在姐姐的支持下,毅然决然地把我送进了南开大学。我只有用勤奋学习来报答父亲的在天之灵和母亲的养育之恩。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做什么工作,无论我是贫穷还是富有,我都永远把父母放在心中。洪湖,洪湖的土地,洪湖的亲人,我能不魂牵梦绕吗! 我还思念洪湖,是因为那里有教育我的学校、老师,有我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有的同学可能一时记不起来,但老师那是永远忘不了的。1999年10月1日我参加了洪湖一中第九届初中、第二届高中同学聚会,我见到了我敬爱的老师,可惜,我初中的班主任蔡士尧老师多年前已经与世长辞了,我想念他,并约同学到老师家中探望。等到我2012年回乡时,有的老师已经作古了。
我从一个孩子成长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是不能离开老师的。所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老师,每次回乡都要约上在当地的同学去看望老师。我也当过老师,我对我的老师的情感也感染着我的学生们,我四十年前的学生至今还有联系,也经常有学生来访问,其乐融融。 2012年2月我再回洪湖,深感洪湖巨大的变化。短时间探亲,不可能对洪湖有更深刻的了解,但我的第一印象是,我的老屋已经拆迁了,建成了高楼大厦和广场;我访问了我曾经就读的学校—洪湖一中,变化更是天翻地覆。这只是挂一漏万,为使大家更深入了解洪湖,我编辑了一组资料,作为本文的附录呈现给大家。
在下面的附件中,是我根据网上的资料编辑的视频,并上传到优酷网《扬子江1001空间》,既可以在《我们的英语网》(http://ourenglish.org/ )上下载观看,也可以直接在网上观看,方便大家了解美丽的洪湖,能像我一样热爱洪湖。 【附件】 洪湖赞歌(扬子江1001空间) http://u.youku.com/扬子江1001 洪湖岸边是家乡(改编) 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彭丽媛) 洪湖水浪打浪(王玉珍) 洪湖水浪打浪(彭丽媛)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彭丽媛) |
| Contact 联系 | Last Revised
05/08/2019
| |
---|